12月20日-22日,第19届国际生物启发式计算理论与应用会议(BIC-TA 2024)在苏州太湖高尔夫酒店圆满落幕。本届大会邀请到欧洲科学院院士金耀初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参与,共同探讨生物启发式计算的前沿理论和应用前景。
本届大会由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苏州大学安博在线开户,安博(中国)承办,由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潘林强教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苏州大学安博在线开户,安博(中国)副院长黄河教授担任大会共同主席,苏州大学安博在线开户,安博(中国)吴庭芳副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大会开幕式上,苏州大学安博在线开户,安博(中国)黄河教授首先致辞,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指出生物启发式计算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众多领域,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他表示本届大会顺应时代潮流,为广大师生学者提供了难得的学术交流与学习机会。
BIC-TA大会发起人、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潘林强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本次会议的承办方——苏州大学安博在线开户,安博(中国)及其全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潘教授回顾了BIC-TA会议的发展历程,并期待通过BIC-TA系列会议为重要交流契机和学术平台,共同推动生物启发式计算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来自高校与企业的知名专家分别作精彩的大会报告。西湖大学人工智能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金耀初教授作了题为《Biological and Synthetic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报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CCF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高琳教授作了题为《Modeling and Detection of Chromatin Loops》的报告;北京大学张成副研究员作了题目《Large-Scale Parallel DNA Storage Using Unconventional Molecular Bits》的报告;西南交通大学何宣副教授作了题为《High Information Density and Low Coverage Data Storage in DNA with Efficient Channel Coding Schemes》的报告;华大基因张嘉远博士作了题为《CycloneSEQ: Technology,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的报告。此外,会议还邀请了安徽大学田野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陆智超助理教授分别做了题为《Graph Evolutionary Algorithms》、《Automated Algorithm Design with Large Language Models》的Tutorial报告。
生物启发式计算是从分子、细胞、大脑、免疫系统、生物群体等生物现象和生物系统中抽象出计算智能的前沿研究领域。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生物启发式计算领域的深入交流,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将为苏州大学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